加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材鹿茸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0111.html

点上面“中草药大全”……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中医中药、有病不求人

鹿茸为常用中药。始载《神农本草经》。现市售商品多数为花鹿茸和马鹿茸,此外部分地区还是用白唇鹿茸和水鹿茸。

鹿茸(角)生长概述:鹿种类甚多,角形和岔数不一,上述四种鹿,雌鹿无角,雄鹿均生双角。鹿角与牛羊角不同,为外无角质鞘,内无骨塞,每年脱换一次骨生骨化的分岔角。初生幼鹿当年不生角,只在头顶两旁生成效桃形突起的角基一堆,习称“草庄”。第二年春末夏初开始生角。幼角由草庄之上生出,外披毛茸,习称鹿茸。在茸角生长的同时,草庄与茸角的连接处生成一圈突起的疙瘩,习称“珍珠盘”。秋后毛掉皮脱,完全骨化,即为鹿角。转年老角脱换时连珍珠盘一并脱下,由草庄之上再生新茸。第一次生成的茸角至骨化脱落,不分岔,习惯称“锥角”,俗称“打鼓棒”或“一颗葱”。第二次生茸时开始分岔,主干习称“大挺”,由大挺上或由草庄上分生的第一侧枝。习称“人字角”;马鹿茸,习称“单门”。第三次生茸时分生第二侧枝。第二侧枝生出之后花鹿茸,白唇鹿茸,分三岔;马鹿茸因分生部位与其他鹿不同,紧靠们庄之上,习称莲花;水鹿茸至此截止,成为三岔定型角。第四次生茸分生第三侧枝,白唇鹿茸,习称四岔;花鹿茸至此截止,成为四岔定型角,因已近老化,习称毛角;马鹿茸则习称三岔。第五次生茸时分生第四侧枝,白唇鹿已成五岔定型角;马鹿茸则习称四岔。第六次只马鹿茸再分生侧枝,习称五岔,也已成为不再分岔的定型角。

采集加工:每年夏季在茸角生长旺期选锯。梅花鹿茸,水鹿茸以二杠、三岔为对象,成年梅花鹿茸每年可锯二杠两次,第一次在小满节前后;第二次在立秋节前后,第二次锯茸商品名再生茸。三岔则只能锯一次,时间在夏至前后。白唇鹿茸以“人字”、三岔为对象。马鹿茸以莲花、三岔或四岔为对象。锯下的茸角必须立即加工,先洗去表面的不洁物,用真空泵抽取大部分血液,无真空泵也可不抽,然后固定于特制的炸茸木架上,置沸水中反复烫炸多次,使茸内血液排尽,烘烤干燥即可。猎杀野鹿后锯下茸角或连头盖骨一并砍下,除采用沸水烫炸的方法外,还有的用炒米煨干或用浓盐水浸渍后,用盐泥糊起,吊通风处自然风干等方法。

1、花鹿茸

别名:梅花鹿茸、*毛茸、毛茸。

来源:为鹿科动物雄性梅花鹿尚未骨化的幼嫩茸角,锯下或砍下经加工干燥而成。多为人工饲养。

产地:主产于东北,以及天津、北京等地,其他地区也有饲养。

性状鉴别:商品分初生茸、二杠、三岔、再生茸、砍茸。分述如下:

初生茸角,呈圆柱形或圆锥形,略弯曲,无分岔。长15~30厘米,直径2~3厘米。皮红棕色或棕色,密生*棕色或浅灰色细毛茸基部锯口略圆形,*白色或带血污色,外围显骨质化,中部呈海绵样孔隙,基部外壁略有骨钉,气微腥,味微咸。

二杠,大挺圆柱形,直立,长15~18厘米,直径3~4厘米,顶端钝圆饱满,向内放稍弯曲,习称“弯头”,或稍有皱缩。眉岔亦圆柱形,斜向前伸,长9~15厘米,直径2.5~3.5厘米。全形略如拇指与食指,作八字样分开。皮红棕色或*棕色,密生*棕色或淡灰色细毛茸。据口卵圆形,*白色或淡褐色,外围有较薄的骨质;中部密布海绵样细孔,体轻如朽木。气味同上。

三岔,大挺略呈弓形弯曲,长20~30厘米,已分生第二侧枝,大挺及侧枝先端略尖而无弯头,下部外壁有纵棱线及微突起的疙瘩,习称“起筋”、“骨钉”。皮红棕色,毛茸较稀而稍粗,外围骨质较厚。其余与二杠略同。

再生茸,形于二杠相似,唯大挺不圆或下粗上细,无弯头,皮灰棕色,毛茸较稀而粗或生有较长的针毛,锯口外围骨质厚。外壁已有纵棱线。质坚重。其余与二杠略同。

砍茸,即带头盖骨的二杠或三岔,茸形及气味与二杠或三岔相同。

均以茸形粗壮,挺圆,顶端丰满,皮红棕色。毛*棕色,细软,体轻者为佳。

2、马鹿茸

别名:马茸、青毛茸、草茸(四川)。

来源:为鹿科动物雄性马鹿尚未骨化的幼嫩茸角,锯下或砍下后经加工干燥而成。人工饲养或野生。

产地:主产于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内蒙古也有生产。

性状鉴别:商品分东马茸和新疆马茸(包括西马茸),有锯茸与砍茸两种,又有单门、莲花以及三~五岔等不同茸形,现按茸质老嫩,结合分岔多少,以及皮毛的完整与残损等情况划分等级。马茸大体和花茸相似,但一般均较花茸粗长。东马茸(莲花)大挺一般长15~35厘米,直径约5厘米左右。皮红棕到棕褐色,毛茸灰色或灰*色,细而光亮,基部锯口呈8字形,外围骨质薄厚不一,中部米*色,有海绵样孔隙但不及花茸细密。分岔多则骨质愈厚,毛粗而疏,下部则有纵棱线生成。气微腥,味微咸。

新疆毛茸大挺长可达1米,直径可达7~8厘米。挺多不圆而带纵棱线或抽缩生生干及发头侧枝较长而弯曲。皮深灰色,毛茸灰黑色或灰色,粗糙,不光亮,锯口面多血污色,余与马茸相同。气微腥臭,味咸。

3、白唇鹿茸

别名:青毛茸、岩茸(四川)。

来源:为鹿科动物雄性白唇鹿尚未骨化的幼嫩茸角,锯下或砍下后经加工干燥而成。野生或人工饲养。

产地:主产于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等地区的高原地区。

性状鉴别:本品除四川省定名为岩茸外,其他地区则作为马茸使用。与马茸的主要区别是:基部拔头高,在6~8厘米处分生第一侧枝,第二侧枝距第一侧枝甚远,约30厘米。大挺中上端及第二~四侧枝均呈扁圆形,皮灰褐色,毛茸较长,灰色或褐色顺逆零乱,其余与马茸相同。京津地区亦作马茸使用。

以上三种鹿茸均以茸形粗状,顶端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无骨棱、骨钉,无臭味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胶质、蛋白质;灰分含钙、磷、镁;且含极少量的女性卵胞激素。

药理作用:

①对心血管的作用

从西伯利亚斑鹿的鹿茸中抽提出的鹿茸精,大剂量使血压降低,心振幅变小,心率减慢,并使外周血管扩张。中等剂量引起离体心脏活动显着增强,心收缩幅度变大,并使心率加快,输出量增加;对衰弱的心脏其强心作用特别显着,对节律不齐的离体心脏可使节律恢复,同时使心脏收缩加强加速。鹿茸精口服时对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可使脉搏充盈,血压上升,心音变得更有力。

②强壮作用

鹿茸精为良好的全身强壮剂,它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并能降低肌肉的疲劳。鹿茸对大白鼠的脑、肝、肾等组织,能显着提高其耗氧量。加25%或50%的鹿茸于饲料中,可使小白鼠的体重增加较快,对健康成熟的家兔,口服一定量鹿茸粉末或注射鹿茸浸膏后,经过一定时间,红细胞、血色素及网状红细胞均见增加,用较大剂量能促进血细胞特别是红细胞的新生。马鹿茸0.4,0.5,2.0克/公斤/日连续灌胃14~15天有明显增加大鼠体重的作用。对全身虚弱、久病之后及疲劳等,口服鹿茸精有一定强壮作用。

③性激素样作用

用马鹿鹿茸片配成生理盐水浸液,对去睾丸大白鼠和小白鼠前列腺及精囊称重法和去卵巢小白鼠阴道涂片法试验,证明并无雄性激素或雌性激素样作用,亦不能使未孕家兔的卵巢出现血斑,也不能促使雄蟾蜍排精,因此亦不具有促性腺激素样作用。日本学者用苏联制鹿茸酊对大白鼠皮下注射,测定动物前列腺及精囊重量,其作用强度在丙酸睾丸酮与对照组之间。用鹿茸精1毫升/克给予去势雄鼠并无上述作用。

④对创伤的影响

鹿茸对长期不易愈合和一时新生不良的溃疡和创口,能增强再生过程,并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影响氮素及碳水化物的代谢。鹿茸精对头、颈部受伤的家兔,可使异常的脑电波、糖酵解(颈髓部的糖酵解在创伤时受到抑制)、酶活性(颈髓部的己糖磷酸激酶、甘油磷酸激酶、GPT在受伤时活性降低)得到改善;试管内对三羧酸循环无影响,但能促进糖酵解,在脊髓神经匀浆中则使酶消耗增加。

⑤其他作用

用鹿茸精致敏后,再静脉注射,并不引起过敏性休克。鹿茸能兴奋离体肠管及子宫,增强肾脏的利尿机能。用猫的降压实验,证明去睾鹿茸比未去睾者效果略高。

炮制:鹿茸片:用酒精灯火燎焦茸毛,刮净,以布带扎缠,用热酒从底部徐徐渗入,以灌满润透为度,然后切片、压平、晒干。鹿茸粉:取干燥的鹿茸片,碾成细末。

性味:甘、咸、温。

归经:归肾、肝经。

功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

主治:用于阳痿滑精,宫冷不孕,羸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临床应用:为峻补元阳的要药。从现代医学观点看,“元阳”实际上包括了生殖、生长等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

1、用于兴奋性机能,治疗男子阳痿、女子虚寒白带、久不受孕。可能有性激素样作用。常配合山萸肉、熟地、杜仲、补骨脂、巴戟等,或配淫羊藿、阳起石等,也可配淮山药浸酒服。

2、用于促进生长发育,治疗小儿发育不良,筋骨萎软、行迟、齿迟、颅囟过期不合。这是肝肾不足所致,可在六味地*丸基础上加鹿茸。

3、用于治疗严重贫血、精血两亏,取其活血而又带补血,有刺激造血功能作用。现代在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时,试用鹿角胶配生地、当归、鸡血藤、牛角腮等,有一定效果。

4、用于治疗心脏衰弱,尤其风湿性心脏病而有心悸、腰酸尿量减少、小便艰涩者。可用鹿茸、冬虫草炖鸡(加少许生姜、南枣),对增强心力、改善血循环、减轻症状有帮助。

5、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或病后体衰,表现头晕、耳鸣、腰膝、精神不振、四肢乏力、消化不良、小便过多,鹿茸有强壮作用。

6、用于治疗崩漏属肾虚型者,配蒲*、阿胶、当归、乌贼骨等,方如鹿茸散。

使用注意:

1、发热、外感未清、平素阳盛壮实者均忌用;高血压病一般不宜服,但肾性高血压有眩晕和四肢麻木者,可配杜仲、牛膝、鸡血藤、山萸肉等同服。

2、鹿茸价昂难得,一般宜用鹿角霜或鹿角胶代,如代用后不见效,必要时再用鹿茸。

用量:1.5~3g以1.5g较常用。最多不超过4.5~6g,因多服易致鼻衄、头重。一般入丸散剂,也可另炖(每次0.9~1.5g),和其他药同服。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防蛀。

处方举例:鹿茸散(《千金方》):鹿茸1.5g、当归9g、蒲*6g、乌贼骨15g,共研细末,每次3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复方:

①治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口干多渴,腰痛脚弱,小便白浊,上燥下寒,不受峻补:鹿茸(酒浸)、当归(酒浸)等分。为细末,煮乌梅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济生方》黑丸)

②治精血俱虚,营卫耗损,潮热自汗,怔忡惊悸,肢体倦乏,一切虚弱之症:鹿茸(酒蒸)、附子(炮)各一两。上细切,分作四付,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渣,食前温服。(《世医得效方》茸附汤)

③治虚弱阳事不举,面色不明,小便频数,饮食不思:好鹿茸五钱,多用一两(去皮,切片),干山药一两(为末)。上以生薄绢裹,用酒浸七日后,饮酒,日三盏为度。酒尽,将鹿茸焙干,留为补药用之。(《普济方》鹿茸酒)

④治眩晕之甚,抬头则屋转,眼常黑花,观见常如有物飞动,或见物为二:鹿茸,每服半两,用无灰酒三盏,煎至一盏,去滓,入麝香少许服。(《证治要诀》)

⑤治湿久不治,伏足少阴,舌白身痛,足跗浮肿:鹿茸五钱,附子三钱,草果一钱,菟丝子三钱,茯苓五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渣再煮一杯服。(《温病条辨》鹿附汤)

⑥治小肠虚冷,小便数多:鹿茸二两(酥炙令微*),白龙骨一两(烧过),桑螵蛸三分(微炒),椒红一两(微炒),附子一两半(炮),山茱萸一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以盐汤下二十丸。(《圣惠方》鹿茸丸)

⑦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鹿茸十八铢,桑耳二两半。上二味,以醋五升渍,炙燥渍尽为度,治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⑧治室女冲任虚寒,带下纯白:鹿茸(醋蒸,焙)二两,白敛、金毛狗脊(燎去毛)各一两。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打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济生方》白敛丸)

⑨治尿血:鹿茸(炙)、当归、干地*各二两,葵子五台,蒲*五合。上五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忌芜荑。(《古今录验方》鹿茸散)

⑩治下痢危困:麝香半钱(别研,临时入),鹿茸一两(酥炙)。上鹿茸为细末,方入麝香,以灯心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百一选方》香茸丸)

注:

1、鹿茸切片后的等级划分:

一等花茸片:为鹿茸顶端的一段切成,切面平滑,无海绵样孔隙,胶质状,*色或淡*棕色如腊样光洁,外壁皮层较厚,棕褐色,体较重。习称腊片或血片。

二等花茸片:为上中段切成,切面白色或淡*白色密布海绵样细孔隙,周围无骨质,外壁皮层略厚,棕红色,体轻松。习称粉片或细砂片。

三等花茸片:为中下段切成,切面*白色或淡棕色。海绵样孔隙稍大,周围无骨质,外壁皮质略薄,棕红色,体亦轻松。习粗砂片。

四等花茸片:为最下段切成,断面*棕色或血污色,海绵样孔隙较大,呈沙网样,周围已显骨化,外壁皮层薄,棕红色,体较硬。习称骨砂片。

马茸片亦分1~4等,分等情况,大致和花茸类似,不再详述。

2、此外尚有麋鹿、驼鹿以及雌雄均生茸角的驯鹿所生的茸角,未作鹿茸使用。按这些鹿生成的茸角,亦均为脱换骨生骨化角,与正文所述的三种鹿茸生成情况相同,只有角型及毛色的差异,但其所含成分,亦不外骨质、胶质、蛋白质等。为了使物尽其用,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应给予研究利用。

觉得此文不错的朋友

记得点个

如:腰痛、妇科、男科、补肾、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膝盖痛、颈椎病、肝病、胃病、便秘、尿频、腹泻、小腹突出、痛经、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老年斑、衰老、阴虚、感冒、咳嗽、发烧、失眠、结石、咽炎、嗓子痛、头痛、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口臭、鼻炎、耳鸣、眼病、甲状腺、头皮屑、脚气、痔疮、手脚冰凉、风湿、盗汗、癌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痛风、老年痴呆、静脉曲张、补气、补血、补钙、瘦弱、肥胖、小儿疾病、瘦腿、瘦腰、湿气、健脾、打嗝、狐臭、抽筋、戒烟、经络、中成药、泡脚。。。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